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c,最快更新小货郎最新章节!

    第86章

    太子看着这尊冰神仙一言难尽,毕竟是道家做的,这神仙仙风道骨,还有点帅气。因为是冰刻,更觉得丰神俊逸。

    .不知道为何,太子竟然觉得有点像老年纪彬怎么办。

    好在太子立刻回过神,看着前工部尚书跟老道现场制冰,一个时辰后,一块长约两米,宽半米的冰凳已经做好。

    这么大的冰块,也只有皇宫或者贵族家里有。还必须是冬天冻好放到冰窖里,然后夏日才能用的。

    而冬天到夏天的冰窖损耗,能达到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夏天要用一百斤冰,那冬天至少存三百片。

    足以见夏日冰的珍贵,就连圣人用冰也不自由的,否则能每次夏日都跑到避暑山庄?

    可在夏日制冰,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在场看到这场面的人,谁不说这是神迹呢。

    而且看着纪彬那两张纸上所讲,只要硝石够多,容器够大,搅拌的人也多,那就能做出大冰块出来。

    这样的冰块才畅销啊。

    其中的搅拌也尤为重要,毕竟是硝酸钾溶解吸热,分子越活跃,吸热效率就越高。这也是纪彬研究过后的结果,如今直接让他们照葫芦画瓢,自然不出三次就能成功。

    留在硝石矿附近的兵士们又是身强力壮的,搅拌些硝石水而已,自然不在话下,稍加指点,就能找到技巧。

    太子又看了几块冰在他眼前制成,这样的神奇不亚于神迹,若是拿出去骗人,说这是神仙功法,那也是有人信的。

    毕竟看起来太不一般了啊!

    就跟神话故事里点石成金差不多,不过这是点水成冰。

    太子深吸口气,看着一脸震惊的前工部尚书,开口道∶"你虽不是主管买卖,但若这些冰卖到集市上,价值几何?"

    前工部尚书都不敢算好吗!

    但是心里是有数的,一块十斤重的冰,卖上一两银子绝对没问题,虽然算是贱卖,但这个价格可以说汴京不少人家都用得上。

    太子听到这个数字,则是笑笑∶"那十斤的水,又是多少钱?"

    十斤的水?这?可以不要钱的啊。

    是啊,十斤的水可以不用钱,十斤的冰卖上一两银子算是贱卖。纪彬哪是送来的三页纸,分明是送来三座金山。

    太子原以为就算研究出怎么制冰,最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可没想到这样就成功了?以前办什么事,不是经过努力才行吗,怎么这件事如此顺利?

    太子这边顺利,当然是纪彬有现代知识,然后又潜心研究的结果,所以在太子他们看来夸张,纪彬这里则是觉得正常。

    不过他远在纪滦村,不晓得汴京城里因为制冰的事已经掀起波澜。而太子已经手握这个利器开始往外售卖。

    太子府下面的制冰务悄然成立,不出半个月里,满京城都能用上冰的奇迹就要诞生了。

    而邑伊县纪滦村的纪彬,则已经勉强实现用冰自由。

    原本他家的五十斤硝石一次也只能做一斤的冰出来,一斤的冰其实也没多少。但不知道谢阁老怎么同平老板说的。

    信件寄出去不到五天时间,三百斤硝石就被运到纪彬租的地窖里。虽然平老板现在还不知道小硝石是做什么用的,但送过来就对了!不过三四百斤的硝石,也就能做出六七斤的冰出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放一块到房间里,别提多舒服了。

    可毕竟是夏日冰,还是要瞒着点。此时也就纪彬引娘,柴力陈乙知晓。

    如今已经到六月盛夏,家里的活都慢下来,主要是大热天干活那是要命的。

    纪彬倒是没事去宅子附近看看,家里的宅子已经有了雏形,在村口都能看到这里有座大宅子,都快成纪滦村的地标建筑了。

    宅子坐北朝南,从还没装大门的门口进去,肉眼看见房子四四方方,许多东西还没开始建造,只有地基上面有标注,可以看清以后这里要建什么东西。

    估计因为预留的地方足够大,所有地方都显得很大气,等真正建好之后,就能看出来这个院子的气派。

    纪彬原本想自己走一走,谁知道左先生却跟过来,同纪彬介绍。

    其中最让纪彬满意的,当然是深六米的地窖,因为地窖足够大,所以预留好的楼梯坡度刚刚好,,不会显得过于倾斜。

    走进来之后就能感受到一阵凉爽。

    这种特制的地窖有保温的作用,以后储藏瓜果蔬菜都可以。

    这周围也有结实的石块支撑,都是选用可能不太好看,但最结实的石头,中间的梁柱粗壮还防虫蛀,可以支撑起地窖,不会有塌陷的风险。

    这根梁柱可是纪彬花了上百两买下来的,毕竟防虫蛀的梁柱工艺,那就值不少钱。如果不是左先生这种手艺老道的人,估计纪彬都不放心让人做大地窖。

    左先生道∶"也是东家不省材料,我敢说这地窖用上百年也不成问题。至于您说的冰窖,则在这个地窖左边。"

    左边开了三道小门,从小门进去,这里靠近山体,明显更显凉爽。

    因为左先生还考虑过挖渠沟引山泉水过来,所以离山体有点距离,到时候就是想挖渠沟,也是方便的。

    纪彬没想到左先生还是没放弃引活水下来的想法,不过也只是建议,并未强逼他这么做。倒是让纪彬心生好感。

    能听懂甲方说话的乙方才是好乙方!反正不要按照自己想法布置就行。

    这个地窖显然更凉爽些,只是跟贵族挖的十几米深藏冰窖还是有点区别,这个只深挖了六七米,但出口比较小,应该还是能藏一些冰的。

    左先生还有些可惜,若是时间能长些,说不定也能挖个深邃的冰窖出来。

    纪彬也只是笑笑,等到硝石制冰上市,他家也不用从冬日藏冰,以后可以自己做,这冰窖也只是临时放置而已。

    再说近邻山体,保温效果还是很好的。

    最让纪彬上心的地窖做好,他的心就放下一大半。剩下的房子怎么盖都行,他都没意见。

    左先生见着东家放心,不由得感慨纪彬这个东家真的很好相处。做事利落,说话和气,他建了那么多宅子,跟纪彬引娘沟通是最畅快的。

    从地窖出来,这才感受到其中的温差。

    不得不说,老祖宗们的建造之法,真的很厉害啊。

    左先生的手艺更是没说,上面的房屋,下面的地窖,都设计得非常巧妙,不会互相干扰不说。就算是地窖上面的位置种花草也没问题。

    实在是太厉害了。

    但一出来,纪彬就觉得一头的汗。瞧着骄阳似火。

    也不知道太子他们那边怎么样了。能不能赶在今年夏天让冰块上市开始卖?

    是的,纪彬早就算好,有他那三张纸,特别是前两张的制冰之法,只要太子不是个拖拉的,必然能在今年夏天把冰做出来。

    毕竟他研究出来的方法,他最清楚了啊。

    而汴京城内跟他想的一样,大冰块已经做出来了,就等着售卖。

    此时的汴京官员们,还拿着冰票在皇宫领冰用。

    今年天热,去年皇宫内务部存储的几万斤冰,到现在剩了不足一万,圣人已经在商议带着朝臣们去京郊避暑山庄住一段时日。

    圣人年纪大了,怕热畏寒,这都是常态。

    朝臣们也好不到哪去,那些五六十的老头们天天上朝,也有些经不住。至于存储的冰块从五月到六月,用得差不多了,连圣人都不能时时用冰。

    毕竟今年的冰票已经发下去了,总不好不留给朝臣们吧。

    圣人心烦意乱之时,太子进宫,一起带过来的,还有九块三米长,两米宽的冰块。-路带着冰块进宫,周围人都是凉爽的。

    太子也没进殿门,毕竟他爹还在因为上个月朝臣询问谢阁老的事生他的气。

    只让内侍检查下冰块,放到大殿周围,还要离圣人远些,屋内不要太凉,否则对身体不好。冰块只能放在附近,然后用扇子送凉风过去,万不可直接用冰纳凉。反正是细细嘱咐之后,太子直接又回了太子府。

    这些话自然一字不落地传到圣人耳朵里。

    原本被热的心浮气躁,如今整整舒适的凉风吹过来,圣人心里也没那么大火气了。可以,不仅孝顺,还记挂他父皇的身体。

    如果说头一天送过来也就算了。

    接下来太子每日都送冰过来,就连上朝的时候,都有巨大的冰块在朝堂周围。原本闷热的早朝忽然凉爽起来,朝臣们甚至不想下班,舒舒服服的享受冷气不好吗。

    不仅是上朝的时候有,但凡家中有朝臣超过五十的,五日送一次冰。

    皇宫这边自然是日日都有,一连数十天,圣人都忍不住问内侍∶"太子送了这么多冰过来,他怎么办?他不用,皇长孙不用吗?"

    内侍也奇怪啊。内务府更是奇怪。

    自从六月之后,太子府明明再也没有领过冰,还送了大量的冰到皇宫,没见圣人脾气都好了不少。

    难道是太子庄子上自己存的?可算着数量,也太多了吧。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汴京的冰坊悄然开业,一斤冰只需要一钱银子!什么东西?!

    这个招牌打出来的时候,谁也不信啊。一斤冰一钱银子?!这真的是冰吗?

    当然了,也分可食用跟不可食用,冰坊说得很明白,不可食用的冰吃了有毒,只能用来纳凉,斤冰一钱银子。

    可食用的冰贵一些,一斤冰一两银子。

    大家按照需要购买,不可食用的可以用来做冰凳冰桌,可食用的自然不用讲,谁不愿意在夏天吃冰饮?

    但其中真正区别,就是可食用的在干净环境制作,不可食用的污染更大些,硝石自然是不能连通一起售卖。

    盛暑的天气,冰饮这东西一定能让身心舒适。

    不少人都讲,走进冰坊附近,都能感受到凉意好吗。

    这冰坊自然是太子开的。

    他家的硝石矿附近已经盖了专门的作坊,短短十日里,已经完全掌握造大冰块的技术。并且给圣人的冰块越来越漂亮。是的,漂亮。

    做出来的冰块清澈可爱,甚至在上面雕刻纹路。反正圣人是挺喜欢的。

    圣人都喜欢的东西,普通人能不喜欢吗。

    冰坊开业一日,汴京各大酒楼蜂拥而至,为的就是买冰。

    看看这冰凳,看看这冰桌,虽然不能实际使用,但放在酒楼屋子里,那就是漂亮的摆设啊。跟冰块配套的陶瓷物件也是有的。

    冰融化之后,直接被里面的垫子吸附水渍,也不会担心冰水化了之后的事。

    冰坊里面甚至还有一种物件,那就是外面是棉花包裹冰块,用这种方法是可以让冰块不那么容易化开。

    而里面的冰块是镂空的,这里面可以放各种冰镇瓜果酒瓶,在大街上买个冰镇果子,冰镇饮料,冰镇酒。

    这岂不是快乐无边?关键是这东西也不贵啊!

    毕竟夏天的棉价已经降低,你就算没有棉花,用稻草扎紧护住冰块,也是能长时间保存的。

    一时间,汴京大街小巷都有卖冰饮的。

    这个冰坊的冰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时都能买得到。

    有人估计,短短五天里,冰坊至少赚了万金。是的,万金!金子!

    毕竟汴京七十二正店,几乎全都在找他们家买冰,谁家要是冰不够多,让客人感觉不到凉爽。还有尊贵的客人肯过去吧?再说了,冰坊的冰卖得不贵啊!他们完全能承担得起。

    有些汴京小门小户里,都能在最热的天里,买块冰回去助眠。家里有老人的,还专门买回去孝顺。一时间,汴京城都为冰块陷入疯狂。

    更有文人雅客赞冰之美,冰之好,还说能在盛暑时候享受冰的凉爽,这简直是神仙才有的日子。他们南军国就是神仙国度,汴京城就是神仙之城。

    反正这话传到纪彬耳朵里之后,纪彬觉得一点也不夸张,毕竟这是夏天盛暑的冰!就拿他那个时代的现代人来说,大家都喊着没有空调就没有命,这种夸张程度是差不多的。

    炎炎夏日里,有冰的凉爽,大概就是神仙日子吧。反正这种说法在汴京非常盛行。

    至于这个冰坊的主人也不难找,太子几乎没怎么隐藏,而且在开冰坊之前还给圣人送了许多。几乎是包揽了圣人所有需要冰块的地方,甚至还不邀功。圣人都不说什么,其余的人除了买买买,还能做什么。

    关键是这东西也不贵啊,太子到底怎么做的,难道他真的藏冰几十万斤?但有那么多地方给他藏吗,要知道皇宫都没藏那么多。

    而且耗费那么多人力物力,他不亏钱吗?

    这会亏钱吗?赚钱还差不多。

    等消息彻底传到纪彬耳朵里,太子手里的钱财已经超过禹王当时挣得银子。不仅如此,还有大批冰块运到船只上,准备销往南军国各地。这里面的利润更让人咋舌。

    当然这冰块运到各个地方肯定会有损耗,五斤冰运过来,能有一斤就算不错。

    可就是这样,太子的定价依旧没有特别高,只是汴京这边价格的两倍而已,对比去年冬日棉花来说,谁不感念太子恩德。

    不管大家怎么算,都觉得他在亏本做生意。还有疑惑的是,他家的冰块哪来的!怎么像是用之不尽的感觉!

    不知道从哪开始传言,说是太子认识了个冰神仙,这神仙见太子心诚,所以赐下许多冰块,谁让太子是圣人的儿子,是天子皇帝的儿子。

    皇帝,天的意思,不就是神仙吗。这解释起来不就很合理了。

    这些说法在邑伊县都很流行,毕竟古代人遇到未知不解的事情,就会用真人神仙如来佛的迷信说法解释。

    有这样发展也正常。

    一时间,太子的名声四起,而且他赚了钱之后,就地施粥救助百姓,特别是老幼病残,都是他的人救助的对象。

    而且不仅打着他的名号,还打着圣人的名号,更说是为了圣人祈福,希望他父皇身体早日康复。

    如此种种,纪彬只能感叹一句。

    太子的执行力太强了!

    他在最后一页上只是隐晦地提了为圣人祈福的说法,怎么全都照办了。而且做得还很漂亮。

    相信圣人听了这话,不仅不会阻止太子赚钱,更会夸他孝心可嘉。

    其实纪彬也就试着这么做。

    因为他发现了,圣人是厌恶谢阁老十几年前写的祭文,但却并未真的连累太子。只不过是用禹王来平衡太子的势力。

    这样一来,就说明太子的地位不是真的不稳固,而是年老的圣人多思多虑,瞎折腾。他老了,而太子年轻力壮,难免有害怕太子取而代之的想法。这种情况在史书上也很多见。

    反正试试呗,看圣人吃不吃这一套。

    如今从汴京寄给谢阁老和纪彬的信来看,圣人还是很喜欢这种说法,对上太子也没之前的臭脸。至于禹王倒还是一直深得盛宠,这点并未改变。

    纪彬看了看太子写的信,语气真挚,用词感谢,反正就是很谦逊就对了。若自己真是个古代人,只怕这会恨不得肝脑涂地,立刻发誓效忠太子。可这会更多的是感慨。不愧是太子啊。

    然后就把信收起来,正好对上谢阁老的目光。

    谢阁老眼中带笑,显然看到不错的消息。

    从五月下旬把那三张纸寄过去,到现在的六月下旬收到回信,太子在里面挣了约莫多少钱,谢阁老心里可太有数了。

    但他这会笑的,却不是这件事,而是看向纪彬道∶"我听说你家宅子快完工了?"

    纪彬点头∶"约莫还有两个月时间。"

    差不多九月份就能正式竣工,里面的家具也已经提前定制好,十天时间收拾,那是绰绰有余。而且过了六月之后,以后做工时间可以延长,毕竟天气渐渐没那么热了。

    这也意味着太子今年的敛财之旅也差不多要结束。可这一两月挣得钱,就足够让人咋舌。

    谢阁老笑着道∶"那你回去之后,记得屯粮屯吃食,等到十月十一月,会有大事发生。

    纪彬眼睛凌厉一瞬,又恢复平时笑眯眯的模样,只是这会带了些疑惑∶"约莫是哪边的大事?"

    谢阁老指了指西,随口道∶"那边还不安分。也只是可能而已,反正提前做个准备。

    等等,西边?是关外?

    不是说柴力他们那场仗大胜,已经打得那边没有还手之力?

    也不对,算起来柴力他们赢的那场是永义十四年秋,如今已经永义十七年夏末。差不多也是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足够休养生息,卷土再来了。

    谢阁老摸了摸胡子∶"如今禹王太子之争,整个南军国都知晓。圣人宠爱禹王,不喜太子,南军国大部分人也知道。"

    "你觉得关外的人知道吗?"

    定然知道啊,要不知道才奇怪了。

    连谢阁老都被贬了,这可是太子身边最得力的人。

    谢阁老看着纪彬,只觉得他一点就通,可这小狐狸滑得很,根本不上钩。"既然知道,他们会做什么吗。''

    反正都聊到这了,纪彬想了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