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c,最快更新小货郎最新章节!

    第85章

    岂止是没错,简直惊呆了众人。

    引娘的生日在五月十八日,现在正是天热的时候,众人吃饭办宴席也是在树荫下,没办法,实在是太热了。

    就这样井水还是一杯接一杯地喝。

    如今靠近这冰块附近,总觉得要升仙一般,舒服得不得了。

    而外面的青铜器皿就是专门为了保存冰块设计的,这东西没个上百两银子下不来。

    可重要的是冰块啊!

    如今夏日里,想买冰块都是买不到的。

    说不定春安城都没得卖,要去找宿勤郡找大户人家买,这就不是钱的事,而是人脉的事。再从那么远的地方送过来,给引娘当礼物。

    哪个还敢说纪彬把引娘生日忘了?准忘了引娘生辰,纪彬也不会忘了啊!

    有人想问纪彬从哪买的冰块,多少钱。

    但纪彬都是笑笑没说,让引娘看了看大冰块附近的小冰,可以把冰放到酸果酒里面,请大家吃杯冰饮。

    什么东西?!吃杯冰饮?!来参加宴席的人都惊了。

    当然了,也不是人人都能分到,毕竟这次宴请的人有点多。

    左先生跟建房子的人都在,纪彬也是借着这个机会让大家都吃顿好的。

    碗冰放到十斤的酸果酒里,大家都舀着喝。这一口下去,夏日里的疲惫全都赶走了啊!

    天啊,酸果酒配上冰块,竟然更好喝了!

    引娘也小口喝了,还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来参加宴席的柴巧晴可太羡慕了好吗!

    纪彬也太会了吧,这岂止是礼物贵重,更是心意也到了啊。小冰块用完,大冰块被引娘小心珍藏起来。

    纪彬凑过去小声道∶"没事,这会天热,正好打开,你们一桌吃饭也不热。"

    引娘惊讶道∶"肯定很贵重吧,要不然你用。"

    纪彬笑∶"以后你就知道了,听我的吧。"

    他俩是说悄悄话,可不少人都看过来。瞧人家俩的感情,多好啊。

    等引娘把放冰块的盖子重新打开,更多人一起欢呼。这简直是太凉爽了!天啊,可太舒服了吧。

    至于柴力跟陈乙则死守秘密,只有他们知道冰块是怎么做出来的!但没有东家吩咐,他们是不会说出来的。

    柴力旁边还坐着特意赶来为引娘庆生的燕芷游。

    燕芷游现在打扮跟之前不同,明显更素净了,可动静间的美貌还是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可是看看燕芷游旁边的柴力,算了算了,谁也不敢看啊!两人如今的婚事众人也是明白的。也算是美人配英雄。

    就算有些私下嘀咕的也被纪彬的强势给吓退。

    得罪谁,也不要得罪纪彬身边的人啊!好好吃个宴席不香吗。

    今年是引娘十七岁生辰,显然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算起来纪彬已经跟她过了三个生日。每次生辰都不大相同,可相同的是,礼物都非常好。第一年是匹小马,第二年生日后有了马球场。今年又是冰块。谁听了不羡慕。

    原本今年生辰也不用请那么多人,可是纪彬家里也好久没请朋友们吃酒了,也趁这个时间聚-聚。

    不管是建宅子那边的人,还是合伙的生意伙伴,又或者邑伊县的朋友们,该来都来了。反正邑伊县的排办人是高兴的,每次给纪彬做事的时候,力求办得漂漂亮亮,自从纪彬常常请他们之后,他们也得了不少生意。

    都是听说纪彬夸他们办得好,请他们方便,这才寻来。再说,宴席上这么多人,万一还能接下生意呢。

    纪滦村一片火热,纪彬则坐下来看了看眼前的冰块,眼底的高兴自然止不住。

    前前后后差不多忙了一个月,终于把冰块做出来了。只是问题也有,而且问题还很大。

    方才最大的冰块,也就是缩小后的铁盆大小,跟现代的便当盒差不多大小。至于那些小冰块则好做很多。

    这些模具有些是薄陶,有些是偷偷找刘铁匠做的小薄铁盆。也只有这样的东西可以传递温度,做出干净可食用的冰块。

    但再大的,也就只能是便当盒大小的了。

    如果想要更大的冰块,跟纪彬那个时空的古代用冰做冰凳,做冰桌子,完全用冰纳凉。就需要非常巨大的模具,非常多的硝石。否则很难批量做出大冰块。

    想要在夏天用冰挣钱,若不出大批大块冰,实在是没什么用。

    你只有少量的冰也没什么人买,人家需要买冰的人家,自然有自家的藏冰窖,又或者专门做藏冰水的生意人。

    你一点点冰,人家塞牙缝都不够。那卖给普通人?

    可硝石制冰的繁琐跟技术,你卖给普通人说不定本钱都回不来。

    所以想要赚钱,只能做大冰块,这样才有大卖家找你。可这大冰块可就不是几十斤硝石可以做出来的了。

    按照纪彬现在计算的比例,用二十七斤的硝石,大概可以做出半斤冰出来。这个比例如今是有些吓人的,成本也非常惊人,更别说原料都搞不到。

    原因之前也说了,硝石可以制成□,你前脚买大批硝石,后脚指挥使敲你家大门。

    虽说南军国现在有些波澜,但还未到礼乐崩坏的年代,你要是敢买,那就等着南军国律法处置吧。

    更有铁器的原因,所有容器里面,导热导凉最好的,就是铁制品。可是铁跟硝石一样啊,算是官府强力把控的物件。毕竟这两个东西都是打仗时最需要的。不把控都说不出去。

    这样是纪彬实际用硝石制冰后发现的问题。

    就算有这些问题,难道这冰就不做了?

    冰还是要做的,钱也是要赚的。只是不是他做而已。

    在纪彬发现硝石跟铁器的问题之后,立刻着手写计划。

    等计划完善之后,就会把计划交给谢阁老,然后送到汴京太子手中。

    没错,把这份制冰敛财法给太子。

    能大量调动硝石矿,调动铁器的,也就只有他了。

    而且太子也很需要赚笔钱跟禹王对抗,如果没记错的话,去年禹王利用棉花赚了千万两银子,手里有钱那就好办事。

    太子想要赚钱,也要发笔横财。肯定会对硝石制冰感兴趣。

    试想一下,拥有硝石矿的太子把巨大的铁质容器做出来,然后几十斤几百斤的硝石溶解吸热,不就瞬间做出冰块了?

    而且成本还能降低很多。

    比他每天用二三十斤硝石制冰快了不知多少倍,成本更是会无限降低。

    倒不是纪彬不想挣这份钱,而这才是用冰挣钱的正确打开方法。

    反正太子那边已经知道他在藏拙,索性破罐破摔,不对,索性直截了当好好赚钱!

    引娘生辰过后,纪彬就在完善这份制冰敛财法。其实在夏日制冰的好处都不用讲。

    毕竟看着宴会当天村里人的反应,就知道制冰的好处。

    谁不想夏日里面有冰用呢,上到宫里的娘娘,下到黎明百姓,夏日里来碗冰,都是同样的享受。

    现在天还好点,再等半个月,建宅子那边只能一早一晚干活,足以知道白日里天有多热。得了热病去世的也是有的。

    所以好处略略写过,着重写制冰之法。

    更把纪彬实验了几十次的数据写下来,这才是重中之重。可既然是制冰敛财法,制冰有了,敛财自然也要细细地写。

    反正都要献策了,不写详细点,不能显出他的功劳啊,从制冰售卖给各大酒楼,再到如何用冰更加合理,还有这冰能达到什么样的利润,后面——标明。

    等这份制冰敛财法精简过之后,短短三页纸,就已经可以让谢阁老先看看。

    谢阁老在深花坡看到纪彬带来的冰之后,先是惊讶,随后立刻拆开纪彬那三页纸。

    这三张纸里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都是重中之重,而且所有内容写得清晰明了,势必让每一个看到信的人,拿起硝石跟铁器就能立刻制冰。

    谢阁老原本在竹椅上坐着,看到最后直接站起来,目光深沉看向纪彬,过了许久才道∶"老夫还是小看你了。"

    ???怎么就小看了。您不知道知道我的吗。

    纪彬连忙道∶"这是我潜心琢磨出来的,只是费些苦功夫罢了。"就是说,我不是聪明,我只是善于实践而已!

    但谢阁老却觉得,他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样的文书,按照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全程没有废话,干货满满。

    不像朝堂上出个主意,还要写很多废话那样。

    这样的老练的笔法翰林院那帮人可能会嫌用词不够精准,但绝对是工部的最爱。

    谢阁老又看了看这三张纸,忍不住道∶"你大知道这些东西,可以赚多少钱吗?"

    纪彬当然知道,不然这个东西在他心中,怎么叫制冰敛财法,当然这么直白的名字并未写上去就对了。

    但这东西必然是能赚大钱的,还不是伤害百姓们赚钱。

    因为制冰方法并不复杂,就是要有绝对的资源掌控权,而且做出来之后,那些硝石可以反复利用,也就是说一直做下去,成本不会很高,售卖价格也不会高。

    若是能做出来,估计很多普通人家都能用得起冰。

    至于制冰法又跟种棉不同。

    种棉流行开之后,人人都能种,可是制冰的配方却是绝密,如果全都用自己人的话,可能制冰五六年,也不会有人知道怎么在夏天凭空做出冰块出来。

    如果说太子可以让天下百姓都种棉来破禹王用棉花敛财的局,那禹王能琢磨出来夏日制冰之法吗?

    这就未必了吧。

    所以这不是三页纸,是比一箱黄金坏贵重的东西。

    若是等太子制的冰售卖出去,朝堂的天平会再次倾斜。

    这可不是夸张,而是谢阁老对局势了解后的判断。

    能充盈国库,能让财政税收节节攀升,百姓生活富足,谁会不支持太子呢?

    谢阁老忽然觉得,自己被贬到荒凉之地,或许不是坏事。能见到纪彬这样的奇人,就算让他再待在盐场里也没关系。

    说白了,夏日的冰在大人物眼中不罕见,什么稀奇古怪的炼丹术出来的玩意,对大人物们来说也一般。

    可这份清晰明了的制冰敛财法,却让谢阁老再次认识纪彬这个人。

    他可比什么夏日制冰重要多了。

    谢阁老笑了笑,纪彬心里却忽然有点发毛怎么办。总感觉大佬一笑就怪怪的!

    这三张纸一字未改,自己被放到谢阁老的信封里,会跟着下次的书信一起送到平老板手里,再有平老板的心腹送到谭承乐手中,最终交到太子那边。

    这一趟下来用时还会非常短。毕竟是谢阁老的信。

    而此时的汴京,带着母亲妹妹到京城之后,谭承乐立刻去找太子禀告。在场的还有谢阁老的长子,谭清谭大人。

    表面上说的,当然是人没找到,但谢阁老的信却交给太子,身边还有谭承乐的爹谭清,,如今修屏风的中书舍人。

    谭承乐又把他在邑伊县的所见所闻说出来,自然讲了谢阁老是怎么被救的,其中还有他爹的缘故。

    谭清一时都愣了,他在宫里修屏风确实不怎么开心,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而已。

    可听到因为他的治理,能救老师一命,这种感觉还是完全不同,至于春安城百姓们一起写的信,更是让人心里宽慰。

    他做的事是有人记得的。还有人因为他做的事给他回报。

    这种回应,更能让他坚定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让禹王下台!一定要让他下台!

    这样的百姓,怎么可以让韦宏那样的官员治理?简直气死人。

    谭清也知道韦宏那人不行,可禹王跟圣人的决定,也不是他能更改的。所以禹王赶紧倒台,就能往春安城派个不错的官员过去。

    但太子注意力还在谭承乐所说的纪彬身上,之前那个议棉价,就是有纪彬那里得来的灵感。也是因为上面的浅浅墨痕,让太子起了纪彬救人的想法。

    可话到嘴边还是收回去,因为太子发现,纪彬愿意藏拙,只想跟妻子安稳度日,也就不勉强。

    谁能想到,他还是做了这件事,完成自己都没交代的事情。

    纵然是太子也不由得感慨,若自己身边都是纪彬,谭承乐这样的小辈,那该有多好。当然了,人才难得,是他强求了。

    这会制冰法还没寄过来,估计寄过来之后,会更让人惊讶。

    但现在已经让太子对纪彬印象深刻,虽然现在还不能直接给他奖赏,但以后纪彬的前程自不用说。

    有太子,谢家,谭家,纪彬的前程跟靠山就不会小。

    反正谢阁老的大儿子眼圈已经红了,让他年迈父亲被贬,他只想自己跟过去。可朝廷有令,若是亲人跟过去,整个谢家都会遭殃。

    而且父亲下牢狱之前还同他讲,让他守好谢家,总会翻身的时候。

    如今知道谢阁老无事,谢阁老的长子已经在心底记住纪彬。

    不过太子的人还在假装寻找,现在谢阁老所在之地,也只有谢阁老的长子,谭清父子,平老板他们知道。

    能瞒多久是多久,先保证人的安全再说。而且那边还有个纪彬在,应当没什么问题。

    不知为何,大家都会纪彬莫名信赖,明明只是个以前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小货郎。这也太奇怪了。

    也许是他做事太厉害,让人不得不信吧。

    在从谭承乐口中得知谢阁老生活环境之后,更是让人放心,以及谢阁老刚劲有力的字迹,也表明他现在过得还不错。

    甚至还养花了。

    不过师父谢阁老养花,弟子谭清修屏风,一向干实事的他们都开始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也是好笑。

    有这个消息支撑,太子对禹王的反击力度更大,毕竟知道他们拿捏不住谢阁老,也就没什么顾忌。

    反正要在今年棉花收获之前,把定棉价的事确定下来。也让禹王的人不能借此牟取暴利。

    不然他们手里钱太多,对太子一脉来说,确实不是好事。银子这东西不管在哪都很好用。

    汴京这边戏台早就搭好,该吵架吵架,该弹劾弹劾,该告状告状。千里之外的纪滦村这边,纪彬则在给引娘做刨冰果汁吃。反正大夏天的,没想吃个刨冰呢。

    酸酸甜甜的各种果脯,还有新鲜水果,再加上有酸汤头浸泡过的软绵冰沙。大中午吃一口,整个人都舒坦了。

    引娘吃得眼睛都亮了,但这东西也不能吃多,不然容易生病。

    等引娘过足瘾后,这些冰沙还被送到知县家,柴家,以及给纪彬家盖宅子的工匠们手里。再也没有比纪彬家做活更舒服的了。

    当然他们这里的果脯就没那么多,只有引娘吃的是特制的。

    现在纪彬已经掌握了制冰方法,他带着柴力陈乙,不出半个时辰就能制作完整的冰。若是硝石足够,还能做出更多,毕竟方法有了,熟练度也有了,制冰还是简单的。可想而知,等太子他们掌握制冰技术,他们制冰的时候会有多快。

    反正纪彬用各种秘密渠道买来的五十斤硝石,一次都能做一斤多的冰了。虽然还是不太够用,但平时吃个冰凉的水果饮品,也是足够了的。现在只等冰块上市,纪彬觉得,自家应该不会缺冰用吧?

    不得不说,夏天有冰块的生活,直接提高生活质量。虽然跟空调差得远,但还是让人舒服的!

    纪彬看着旁边吃冰沙的引娘,继续算最近的账。

    在救谢阁老的时候,那时候差不多有一百一十万两银子。

    因为钱过于多,纪彬引娘商量,把其中一百万放起来,拿十万出来花销,除了这十万之外,引娘手里还有差不多一万八千的银子,有之前的积蓄,也是去年有赚的钱。

    救人之后倒是挪用一百万两中的二十万,最后因为只用了一千多两银子,又把二十万放回去。所以现在一百万两压箱底的没变。

    要算账的部分,也从拿出来花销的十万开始。

    但账目实在太多,纪彬在家的时候自然跟她一起分担,就算这样,账本还是不怎么薄。

    毕竟按照纪彬说的,他们手头的账,其中宅子那边单独一本,两个作坊两本,种田那边一本,两个杂货店也是一本。

    再把五个账本的账目合在一起,当总账。这样才清晰。

    好在现在对账,也只用看总账这本就行。

    纪彬看着这东西,就知道是引娘管家的结果,如果是她足够靠谱,自己也没有精力出去做那么多事。

    他们家的家业,引娘是占了一半功劳的。所以这些东西有她的一大部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