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c,最快更新逆变1589最新章节!

    青州府位于山东中部,西接济南府,东接莱州府,北靠渤海湾,是山东西三府之一,也是明朝后期抗击倭寇,驰援辽东,拱卫京师的军事重地。

    明朝初期军队建制是卫所制,卫所由朝廷根据各地的防卫、战略需要而设置,或数府一卫,或一府数卫,或一府、一州设置一个千户所,视各地战略地位重要与否而确定。其实在明朝初期,除了个别地区以外,大多都是一府一个千户所,固定驻守于此,平时这些卫所兵就种田耕地,需要打仗的时候穿上军服就成了士兵。只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需要用兵的地方太多及其他各种原因,出现了专职打仗的营兵,这些营兵多是部队长官自行招募,平时的薪水和吃住都由长官想办法解决,当然朝廷会拨付一部分银两,不过层层克扣后拿到士兵手里肯定会大打折扣。

    就拿山东来说,在卫所制下,按规定每府只能有一个千户所,兵力大约是1120人,山东六府就只能配备六千多人,别说攻打倭寇,就是本省平乱都不够用。而且卫所兵是世袭的,平时务农,战时为兵,明朝后期战争多了,很多卫所兵人家并不希望自家儿郎继续当兵打仗,兵员自然越来越少,但是朝廷又有那么多仗需要打,于是就有了专职的营兵,产生了营兵制(也有称募兵制),像“戚家军”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无论是东南平倭还是北上抗蒙,戚继光都带着自己的三千“戚家军”,从某种程度上说,“戚家军”有点类似于戚继光个人的私兵,据说戚继光为了给自己的军队筹措军费,还贿赂直浙总督胡宗宪,更是给张居正送过倭国艺妓。

    营兵制在戚继光成名后,开始发扬光大,到明朝晚期,军队建制以营兵制为主,但卫所制仍同时存在,营兵制和卫所制共存,也是军营里“吃空饷”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

    青州军营的最高长官是参将施长廷,下辖有一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火器营,钟南编入的是步兵营,由游击将军赵明义负责。整个步兵营大约三千人,由五个把总各领兵六百人左右,把总以下是哨官、队长、什长,十个人为一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带领钟南的什长叫陈克朋,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个子高大威猛,说话嗓门也很大,不过对人很不错,没有因为钟南是充军而来的就打压嫌弃。

    时下正值冬季,无论是倭寇还是明军,都是修养的季节。虽然暂时没仗可打,但是士兵每天仍需操练,内容由各个把总自行决定,常见的无非也就是阵型、攻防演练之类的,至于专门的个人武艺训练则不多,因为战场上再高的武艺也不如默契的团队配合,何况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这种人物,那也是极少极少的。

    钟南做厨子的那段时间里,除了把臂膀的力量练好了,其他如肚子和大、小腿等部位,都是油腻的肥肉。好在之前被押解的时间段里,运动量大,吃得也够简单,减掉了大部分油脂,这个成果在部队里便有了用武之地。

    士兵每天的训练很枯燥,拿着兵器刺、砍、劈、戳、挑……或者随着令旗跑步、转圈等,大多数人都会排斥这些,可是钟南却咬牙坚持,因为他知道,现在练得越苦,将来上了战场才更容易活下来。而且每天例行的训练结束后,他还会加练——沿着军营跑圈,或者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练习,有时还会把兵器当做哑铃来举。如此玩命地训练,带来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全身上下没有了一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