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c,最快更新借问吹箫最新章节!

是,李唐得给他留下回来的路。

    “瓦岗这些人,还真是个个忠肝义胆,李世绩如此,张善相也是如此。”李渊被勾起了心事,感慨万端。

    张善相自投唐后被任命为伊州总管,这个人在瓦岗众将中并不算什么名人,李渊当初也没有多重视他。没想到这人却做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

    王世充多次派兵攻打伊州,张善相拼死抵抗,无奈援军未到,粮草先绝。四月时,王世充攻陷了伊州,张善相宁死不降,终被王世充杀害。当时李渊听了就曾感叹道:“我负善相,而善相不负我。”当即封张善相的儿子为襄城郡公,以示痛惜之意。

    李世民默然,在李密的葬礼上他见过张善相,甚至可以说就因为那次见面张善相才下定了决心投唐的,他当时也没想到这人如此忠烈,现在回忆起来,自己竟然连他的样子也记不清了。

    “后到的,可以有难同当。先来的,却不能有福共享。这世上的事还真说不准。”李渊瞄了儿子一眼,话里有话。

    李世民知道李渊指的是刘文静,一时更不知该说什么了。

    刘文静与裴寂素来不合,这点李世民是知道的,但他从没想过这件事会要了刘文静的命。

    起因不过是刘文静的一次酒后失言,当时,刘文静在朝堂上又受了裴寂的气,回家后借酒浇愁,和弟弟刘文起说,“非杀了裴寂不可!”。原本只是在家里说的气话,却被他一个失宠的妾侍听到,告了密。刚好近来刘文静家宅不宁,他让巫师在家中做法驱邪,这两件事合起来便成了谋反的铁证。

    李世民觉得这实在荒谬,连负责审问刘文静的民部尚书萧瑀和太子的老师李纲都认为刘文静只是不满裴寂,并无反心。可李渊只听裴寂一个人的,于是刘文静,刘文起兄弟被斩,家产充公。

    记得开国时,李渊曾下诏书,说秦王,裴寂和刘文静都是太原起兵的功臣,不论什么情况都“特恕二死”,言犹在耳,刘文静却人头落地,难怪刘文静临死前叹道:“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

    “儿臣告退。”李世民与刘文静自太原时便交情深厚,一想到刘文静的冤屈不由得心中郁闷,出言告退。

    ......

    ***

    一出宫城,李世民便纵马狂驰,风从耳边呼啸而过,他心中仍闷得难受。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总是这样?原以为自己是秦王了,这天下没什么事能难得倒自己。可是,为什么那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自己还是保护不了呢!?

    张善相死了,那个人和自己只有一面之缘,却把命都给了大唐。如果当时运筹帷幄的是自己,张善相还会孤立无援吗?

    刘文静死了,他对自己忠心不二,却被谗言所害,如果自己能够一言九鼎,谁又敢杀刘文静?

    秦王,手握重兵,说得好威风,到头来什么也不是,今天是刘文静,说不定哪天任人宰割的便是自己。

    刘文静的死让李世民的心中充满了不安,李渊却没有察觉这一点。

    当时李渊提到刘文静,他是看到这个次子神色不自然。但他并没心里去,刘文静是和世民交情颇深,但这已经是过去式了,还能怎样?

    李渊不知道,他所认为的过去式,是他种在儿子心中的一根刺。更没有想到,一根刺也是可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

    ***

    “我可不可以不去洺州?”一路上郭孝恪都愁眉苦脸的。

    “行啊,你现在就可以回黎阳去,我不拦你,真的。”徐茂公非常好说话。

    “你明知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不能让我幻想一下。”郭孝恪唉声叹气,“你看不出我心情不好吗?”

    “因为我心情更不好。”徐茂公沉着脸。

    “唉!”郭孝恪再次叹气。

    回到黎阳后,窦建德便把黎阳重新交给他们治理,自己带着徐盖先回了洺州。郭孝恪当然不会认为这是窦建德信任的表示,有徐茂公的父亲在身边当人质,他完全等于遥控掌握黎阳。可夏军的名声不是一向挺好的吗?郭孝恪看到黎阳城内平安无事,心中更确信了这点。谁知,当他回到府衙,自己的住处一看,*的,这真是遭了土匪了!?不,想当年自己在瓦岗当土匪时也没这么干过啊,还是因为自己毕竟是业余的,而他们才是专业的?

    等他回过神去找徐茂公,一看徐茂公铁青着脸,郭孝恪就明白了,这才叫难兄难弟啊!(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