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c,最快更新墨侠之大西宝藏最新章节!

    夔州城东行十五里,就是白帝城了,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大江北岸的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夔州城,北倚鸡公山,地处川江三峡西端入口。

    白帝城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在川江三峡上久享盛名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当王莽篡位时,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自称蜀王,并在此屯兵积粮。

    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

    于是,他东汉建武元年自称白帝,于此建都,所建城池紫阳城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

    东汉建武十二年,刘秀入川,公孙述战死,白帝城毁于战火.如今,城墙遗迹仍清晰可见。

    白帝庙坐落在瞿塘峡口的白帝山上,远远望去,红墙婆娑,树木葱郁,楼台亭阁点缀其间,朝霞如锦、彩云缭绕之时,更有仙山琼阁之美。

    白帝城山川雄奇,大江壮美,处在西上川藏,东联吴越的大江水运中枢,不少著名的诗人墨客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像大唐著名的诗仙李白,初次出川沿江东下,就写下来《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的另一首《早发白帝城》则是李白因涉案李唐末年的永王造反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到赦免时回程江陵所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白帝城耸立山顶,缥缈云雾间一片仙山帝城气象,更可见大诗人从白帝城到江陵一日千里飞舟,朝发夕至的愉悦心情。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大江奔流,那些为青山大江写下不朽诗篇的人们,只是这名山大川的匆匆过客罢了!

    叶巽他们驾着船在白帝山下的一个小小江滩靠泊住了,留下李玉一人和船工在船上驻守。

    他和静真、静和扮作结伴游行的豪门学子,那阿波板做了伴读书童,背着个书框,絮絮叨叨跟在后面,逗得三人在前面直乐。

    沿着坡道拾阶而上,到了高处,回头望,大江上雾气蒸腾,两岸远处山峦飘飘渺渺,云蒸雾绕,如同蓬莱仙山一般,真让人心生遐思,眼前何曾是人间春色,只可惜这青山隐隐,碧水迢迢,白云悠悠,依旧是繁琐人间。

    到白帝山上,白帝城城墙城郭遗迹尚存,破壁残垣,青石砖块间生满了杂草,湮没在遍地荆棘杂草中间,偶尔有三五砖舍,哪还有千年前的白帝王城景象,就像一首词中所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只看到红色院墙的义正祠尚存,诸人走进正殿是刘关张和诸葛孔明的雕像,绘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白帝托孤等诸多历史场景,叶巽敬佩关公无双忠义,上前上了一炷香,几人就到了后面的大殿。

    后面数箭之地却是一处叫白云庵的一座庵堂,掩映在一片苍松翠竹的林子里面,有一条疏影横斜的竹林小道通向庵堂,诸人喜爱庵堂的清幽,就走向竹林间的小路。

    到了庵堂大门前,庵堂紧闭大门,并未开放,叶巽忙上前去敲打门环,只见里面步声匆匆,清漆大门开启,出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尼姑来,只见她身穿缁衣,头戴僧帽,眉如远山,眼如秋水,双目如漆点,粉面如芙蓉。

    只见比丘尼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贫尼妙真,此处是我等清修之所,不接外客,施主请回吧!”说着,就示意叶巽等离开。

    那静真却走上前去,也是合十为礼,说道:“阿弥陀佛,我等也是居家修行居士,行旅到此,无意踏入空门,所谓有缘,诚心敬佛,无意打扰,结个善缘。”

    那妙真见面前是三位英挺俊美的读书人,并不是什么莽撞行旅之人,心生好感,忙把诸人引导佛堂。

    佛堂供奉的是七尺多高的观音佛像,观音白衣如雪,右手拈持莲花,左手持杨柳净瓶,面带微笑,盘坐于七层莲台之上,让人心生肃敬,诸人忙上前上香礼佛,并敬纳香火钱礼,那静和又敬献手抄心经一卷,奉于佛前。

    从后堂出来一位中年女尼,仔细看了诸人几眼,让妙真把诸人引到那后院用茶。

    后堂是三间面南朝北正房,东面还有厢房两间,西面是一个抄手走廊,有个通向全院的一个圆形券门。

    院里窗前三尺之地方种着几株梅花,开的正是美艳多姿,院内正中放着一个大青花荷花缸,缸内飘着一支白色莲花,刚刚含苞待放。

    众人沿着游廊到了后院门前,只见门前挂着两幅桃木门联:心如明月鉴照光明无垢,意非菩提长青濯然脱尘。

    推开松木门进去室内,只见正堂是一幅山中大写意的《松溪听琴图》,左面墙挂着是四条屏的梅兰竹菊,右面墙上则是一副“鉴照无垢”的书法墨宝,以上字画,全无题跋,但笔法意趣,全出于一人之手,可以看出笔者却是个志趣高雅的修行人士。

    众人坐定,那中年修士从室内泥炉上取过一个烧沸腾的陶壶来,取过了一个宜兴紫砂茶具说道:“此茶是院后一株千年老茶树十年前春芽醅制而成,小庵清静,无以待佳客。”

    说罢用茶刀切下茶饼一角放入壶中,沸水顺势冲入,茶末沸腾,整室片刻生香,静和双手合十:“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大师用的真是好茶。”

    那静和把四人面前茶盏斟了半杯茶水,“入你口腹,涤我佛心,施主不用拘礼,请用茶。”

    四人端起茶啜饮了一口,却是齿颊生香,口舌甘醇,水是好泉水,茶是上等香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