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c,最快更新小货郎最新章节!

杰也过来问情况。昨天晚上柴力来了一趟,他们大概知道些事。

    纪彬道∶"慢慢解决吧,咱们店的大小酒坛不要卖了,全都留下来。如果哪个货郎过来,货郎架上是有酒坛的,也全都买下。"

    周账房点头,立刻跟纪彬去清点剩下的酒坛。

    说起来自己跟柴力一直在外面忙,整个杂货店就靠周账房跟徐杰,也该给他们涨月钱了。特别是徐杰,现在已经不是学徒了,做事手脚麻利,虽然有些虎里虎气,但是个正直孩子。当然了,柴力更不用说,他的月钱是头一个要涨的

    杂货店的酒坛也没多少,加起来约莫两百斤。

    这算起来大约有三百斤的坛子了,纪彬让人先送这些坛子回酿酒坊,自己再去想办法。

    得到消息的柴尺也过来了,面带喜色∶"知县大人让我捎信,说咱们县有两家酒肆,段家酒肆是他家夫人的买卖,可以找到一共两百斤的酒坛。让你去取。"

    纪彬一脸惊讶∶"知县大人?"

    "对,段家酒肆那边打好招呼了,都是新的,让你们先用。而且都是两斤一坛的标准,正合适你们用。"柴尺笑,"上次的黄米酒让知县大人赞不绝口,春安城多少贵人都尝不到的酒,咱们知县先尝了,还送了几坛去那边。"

    怪不得,毕竟物以稀为贵,那黄米酒只有刺史家有,其他人若是能得了,岂不是荣耀得很。春安城的大官们都没有,王知县手边却有十来坛,能不高兴吗。

    纪彬心里安定了些,看来平时结善缘是有用的。

    跟着纪彬来邑伊县的纪滦村人,都被他们的对话惊到了。

    甚至有点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知县大人他们是懂的,知县老爷都在帮他们找酒坛吗?这话听着都让人腿软。纪彬到底有多少人脉啊。

    大家心里一边震惊,一边去段家酒肆取酒坛。

    纪彬过去一看,知县夫人竟然就在酒肆里,还把酒坛都清点好了。

    二月清明时候,知县夫人是见过纪彬的,不过她在轿子里,也没仔细看他。当时他们家来他店里买东西,谁知道东西卖光了,只好取了几个风筝跟簪花过来。

    原本以为县城的小店里没什么好东西。没想到那风筝却精美得很。

    还有上次送来的新茶跟黄米酒也有很不错。

    可知县夫人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货郎遇到事,她相公王知县竟然开口帮忙。这也太罕见了些。

    知县夫人这会仔细打量纪彬,见他生得丰神俊逸,眉宇间有种洒脱的英气,嘴角偏偏带笑,这-笑又显得温润得很。

    一个邑伊县里,竟然有这样的人物。怪不得她相公会欣赏这个年轻人。

    "多谢知县夫人。"纪彬进来直接拱手称谢,态度诚恳得很。

    知县夫人摆摆手∶"这也没什么,你们先拿去用,不过我这里只能匀出这么多坛子了。你还差多少?"

    "加上这两百斤,还差五百。"纪彬利落掏钱,"多谢知县夫人帮忙解燃眉之急,这些是酒坛的钱,还请收下。"

    这也太会办事了,知县夫人一看就知道,这些钱足够再买两倍的酒坛,明显是酬谢。不过知县夫人也只让掌柜收了该收的钱,自己带着丫鬟们继续逛街。她原本就是路过这里,没想到倒是遇到个有意思的年轻人。

    等知县夫人离开,纪彬这才让人开始搬酒坛。五百斤了。

    但是越往后越难找,这是肯定是。毕竟邑伊县才多大,哪会空那么多酒坛。

    纪彬稍加思索,决定跟着这批酒坛回纪滦村,就按原计划开始运酒,虽然一千斤砍成五百斤,但至少比没有强。

    最重要的是,今天从春安城来邑伊县的太平车已经到了。每月初一十五,都是雷打不动来送东西。

    原计划就是暗着春安城的车送酒送刺绣,让春安城的人不用空跑一趟,他们也能省运费。

    现在酒坛虽然不够,但这趟车还是不能空。能运多少是多少。

    纪彬带着从春安城的太平车去纪滦村,这还是车夫头一次过去∶"怪不得都说你是财神爷,看来是真的,之前都是空车回春安城,偶尔才能带点东西回去。现在倒好,还能多赚钱呢。"

    这个车夫就是纪彬给过黄米酒那位,他跟儿子,还有两个帮手一起赶车,都是熟手了。运货运酒都不是问题,走路稳当得很。

    纪彬笑∶"不算什么财神爷,就是大家一起赚钱。"而且这次差点翻车。

    不过能在半天里凑到五百斤的坛子已经是尽力。

    他也算松口气,在人前他必须稳得住,毕竟他要是不够稳,那剩下的人怎么办。

    回到酿酒坊,里长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听完纪彬的决定,连连点头∶"你说的对,能运多少是多少,下次我们自己贴运费再把剩下的送过去。

    再给邓杉十天时间,肯定能做出来剩下的酒坛,到时候再跑一趟吧。虽然这一趟运费不算便宜,但东西是要送到的。

    整个酿酒坊的人都在忙碌,赶紧把酒装坛,贴上封条。一定要让太平车在明天十六号的时候出发。

    车夫老温忍不住道∶"你们这的人好勤奋啊,个个都是能干活的。"说着,又看看旁边在建的新作坊,啧啧道∶"看看你这产业,我都羡慕了。"

    以前只知道纪彬在邑伊县有个极赚钱的杂货店,可没想到乡下还有俩作坊啊。这边酿的酒在打包,纪彬家里做的刺绣也在打包。这一车东西,至少值两百两银子。多少人半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可能在这事之前,也有人觉得纪彬能做的事,他们也能做。甚至已经在考虑学着纪彬做这些生意了。不就是酿酒,然后卖到春安城吗,他们也可以。

    但经过这事,谁也不敢说自己一定可以。

    单说要运货的时候,酒坛突然没了这种事,就不是他们能处理的。说不定早就着急上火,哪有心思各地筹东西啊。

    可以说,不是纪彬足够淡定,人脉又广,这事就砸手里了。毕竟不是谁都有将乱麻解开的能力。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十六号清晨,载着五百斤黄米酒,一百幅刺绣的太平车从纪滦村出发,前往春安城的方向。

    众人都看着太平车缓缓驶去,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念头。一定要太太平平到春安城,这里满载他们的希望啊。

    等太平车彻底看不到影子,里长才感叹道∶"不过才两天时间,我就觉得像过了两年。"

    是啊,知道酒坛出事是十四号下午,从那会开始整个酿酒坊兵荒马乱,直到纪彬出现才稳定局势。

    当天晚上纪彬就让柴力出发,先去春安城说明情况。十五号开始筹酒坛。现在十六号,东西终于运出去。

    算起来还不到两天,可对很多人来说简直度日如年。只有在纪彬身边的时候,才会觉得心安。

    纪彬何尝不是松口气,不过还是道∶"整理一下酿酒坊,剩下没运出去的酒务必封存好。而且可以酿新酒,我们的东西不愁卖的。"

    众人齐声称是,显然对纪彬极有底气。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大家都相信的。

    纪彬算着时间,柴力应该快到春安城了吧。柴力办事他是放心的。

    希望那两瓶黄桂稠酒可以稳住平老板,让他知道他的钱很有用!

    纪彬对平老板十分上心,主要原因有一点,他的平喜楼太适合售卖黄桂稠酒了。那种看歌舞杂耍说书的地方,烈酒吧,容易喝醉,清酒吧,没什么滋味。就适合这种氛围感满满的绵甜爽口甜酒好吧。

    作为春安城最大的高端酒楼,他是不会放弃这个市场的。

    纪滦村渐渐恢复平静,此时不平静的却是邓杉所在的新棣庄。

    出事之后,邓杉大哥托人去新棣庄捎信,让自家媳妇儿帮忙凑钱,可以赔给纪彬。毕竟收了人家定金,到了时间却没送去东西。虽然他们没怎么做过生意,但也知道这是要赔钱的。

    邓大嫂知道这事,当下就哭出来,可就算这样,还是强撑着去筹钱,甚至娘家都跑了。但是娘家人不借钱也就算了,家里哥哥妯娌们还笑话他们。说都是穷人,做什么发财梦。

    等大嫂回家的时候,见二嫂也在哭,这才知道,整个新棣庄都知道了,之前好言好语想过来干活的人还来家里闹。

    让二嫂赶紧结工钱。

    应该是怕邓家这生意砸了,给他们的银钱。

    可当初邓家三兄弟挖土的时候,这些人主动跑过来,说什么这么多活,让他们做点吧,等邓家三兄弟赚到钱了再给他们也行。

    这些话说得好听。

    事一出就过来要账了,连喘口气的机会都不给。说等他们缓缓,至少等邓家三兄弟回来再说。毕竟纪滦村的事她也不清楚。

    可这些人不依不饶,硬是让邓二嫂给钱。

    实在没办法,邓二嫂只好把自己养的鸡送过去,算是抵了工钱。

    邓大嫂邓二嫂抱头哭泣,再听听周围人嘲笑的声音,更是不知道怎么办。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邓家三兄弟回来。

    两人赶紧迎过来,见他们眼睛红肿,但神色还算好,手里推着的车也修好了。

    邓杉去还车,邓家其他两兄弟赶紧把昨天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听完才知道有多凶险,走路走到一半下了暴雨,躲也没地方躲,只好推着车继续走。谁知道泥泞越来越多,车磕到石头,直接翻过去。好在人都没事。

    邓大嫂忍不住问∶"我们要赔多少钱,定金是不是也要退。不行把我陪嫁的小镯子给卖了,也能凑点钱。"

    邓二嫂也对邓二哥道∶"我们看看家里还有什么,能卖就卖吧。''

    其实他们家日子还行,毕竟能用陶器补贴。

    反正在新棣庄算是还行的,但经过这事,只怕要比所有人过得都差了。

    听她们两个这么说,邓家两兄弟一起摇头∶"不用赔,我们继续做陶器。""对,继续做,这次不会再出问题了。"

    "可是我们哪有钱。"邓二嫂开口道,"要买柴火,要去挖土,柴火不够还要炭火。上次的定金不利多少了吧.

    说到这,邓杉已经还车回来了,看他的表情,应该也被庄子上的人嘲讽了。可他此时打开荷包,给两位嫂子看里面的铜板。一共八百个,都是纪彬借给他们的。

    纪彬相信他们能做出来,相信他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下,邓家两个嫂子忍不住又哭出声。做,为什么不做。

    咬牙也要把就给做出来,她们两个也去挖土。

    村里爱笑话就笑话,爱说他们想做发财梦就说。人要是不拼一拼,那还有什么劲。

    邓家人顶着村里的压力开始重新烧窑。这次,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要认真。

    连着两天了,他们都在烧陶,不管村里人怎么说,他们就当没听到。做自己的事,不管别人!

    另一边的纪滦村,纪彬却在思考其他事。跟新棣庄也有点关系,那就是路。

    他之前时代有句话说的特别好,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在哪都没错。

    如果新棣庄到纪滦村的路不错,不说平坦的柏油马路了,有水泥路的规格,也不至于翻车那么严重。

    当然了,这种时代水泥路是奢侈品。

    纪彬现在想的,那就是趁着盖作坊,把作坊的路给修一下。今天太平车来的时候,走到还是泥土路。天晴还好,如果下雨,也会泥泞不堪。不如就把路给修了?

    当然了,他说的路可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路,而是用碎石子铺一下,至少在雨天的时候不会深陷到泥地里面。

    至于为什么不修正儿八经的路?

    因为古代修路这事非常艰难,而且还要跟朝廷报备,毕竟古代的路也算战略工程,能不能修,还要知县老爷报告给上面,上面批准了才行。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事。

    修桥捐路是好事,只要位置不敏感,刺史知府们应该都会批准。

    重要的是,修路贵啊。

    结实点的路,那是要用糯米的,说是一寸路一寸银应该也没错。

    古代常用的修路方法,应该是"三合土",就是石灰,还有沙子,黄土,混合。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在这三合土基础上,再加份糯米浆,可以保证牢固。

    但不管哪一种,就一个字,贵。

    如果想要把作坊的路通到常用的大路上,至少要修两里地吧。

    这两里地所需的费用是多少呢?

    按照纪彬记忆里,他那个时候的一个朝代,跟南军国发展水平差不多,修建三米长的道路约莫需要一两银子。

    就这个钱吧,比他买的地都贵了!!!

    毕竟他买地的时候,可以挑便宜的,最下等的荒地买。

    但路不一样,不管你在哪修,原料是不变的,顶多人工给个友情价。那他也掏不起。

    所以纪彬只想着铺点碎石子就行。

    也不能怪新棣庄的路差,毕竟修路可太贵了。衙门也没有这么多钱啊。

    可新棣庄那边的情况,好的路不能修,稍微规整一下,应该可以?

    纪彬睡意袭来,还是先赚钱吧,赚钱了想修什么修什么。

    第二日在纪彬的指示下,建作坊的人们又接到新工作。等刺绣坊建好了,那就弄点碎石子,先修整一条简单的路,好好的先不说,至少能用。

    跟着宣老爹的老友忍不住道∶"跟着你家女婿,这活都不停的啊。"大家都忍不住笑。

    不过有活干就是好事,谁会嫌弃活少呢。

    这几日刺绣坊基本也要完工了,员工宿舍还要等几天。这些事做完,就可以搞个石子路。

    纪彬发现了,这钱挣得快,花得也快。到底什么时候能发财啊。

    纪彬刚从后山溜达回来,就听到一阵马蹄声,定睛一看,竟然有四匹马一起飞奔而来。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马已经停在他面前了。

    先下来的是满脸写着无奈的柴力,朝纪彬拱拱手∶"东家,平老板喝了您送的酒,一定要跟过来,我也没办法。"

    纪彬看着后面两男一女,平老板过来直接搂住纪彬肩膀∶"纪老弟,快带我去你的酿酒坊,我要痛饮几杯!"

    其他两人倒还客气,纪彬认出来,那女子就是有过一面之缘的燕行首,另一个男子长得和亲,高高瘦瘦,像个读书人。

    可他们俩的表情一样。

    那就是,我们是冲着你的黄桂稠酒来的!快带我们去喝酒啊!反正就这种表情吧。

    纪彬无奈扶额,开口道∶"我送酒过去,就是让你尝尝味道,很快就能运到春安城了。"

    平老板挑眉∶"那有我亲自过来快吗?"

    柴力十七号到的春安城,跟陈掌柜交代完,当天就去了平喜楼。

    平老板见是柴力来的,也没说什么,见这一白一粉的瓶子挺有意思,也就尝了白瓷瓶的。

    柴力见此介绍道∶"两瓶酒的味道稍稍不同,白色的酒味更多,粉色味道偏甜。但特点一样,绵甜可口,回味悠长。"

    这些话是纪彬教的,柴力一字不落地说出来。

    此时的平老板已经傻眼了,立刻漱漱口,马上喝口粉瓶的。是同一种酒,但是不同的滋味,唯一共同点就是好好喝啊!

    平老板说什么都不让柴力走,几番追问下去,平老板得知纪滦村有几百斤黄桂稠酒,只是因为酒坛有损,所以运不过来。

    这,这真的暴殄天物啊!

    好喝到这种地步的酒,竟然因为酒坛的原因运不过来?!

    别说了,他亲自去一趟不行吗?

    旁边的燕行首跟另一个青年好笑地看着平老板,至于吗?他可是平喜楼老板,什么酒没喝过?

    谁知道他俩尝过之后,立刻拍板决定,现在就去这什么纪滦村,马上就去!当然去之前,这两小瓶酒被三人瓜分得干干净净,一滴也不剩。

    喝完之后更是意犹未尽,想到纪滦村还有几百斤这样的酒,出发,马上出发!

    万般无奈的柴力只好在前边带路。

    他幸好是当过兵的汉子,否则连骑四天快马,普通人肯定撑不住啊。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