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c,最快更新小货郎最新章节!

纪彬笑道∶"怎么会,我没这手艺,还是专业的人来做更好。"

    不过纪彬想了想∶"酸菜鱼就是鲜香麻辣,你若是点花椒代替辣椒会更好。"

    这话一出,詹明挑眉∶"可是我家的花椒?"

    孙旺不明所以,但纪彬说得肯定没错,甚至有些迫不及待∶"什么样的花椒?能让口感更好晶心

    纪彬点头,跟孙旺约好,晚些他取来试试看。

    孙旺再三感谢,如果不是纪彬的食谱,他可能还在迎客楼当肆厨,怎么会有现在的食肆,现在忙得厉害,可是很赚钱啊。

    不过说起来很巧,孙旺知道邑伊县有个出名的货郎,但却不知道就是卖他食谱的那个。食肆生意又忙,他也没去杂货店逛过,若不是纪彬带着客人来这里吃饭,两人说不定还要错过一段时间。

    孙旺说什么都要请这顿饭,上的菜更是满满当当,更是他亲手做的,让人感受到他的谢意。不过店里实在太忙,孙旺陪了一会,立刻去后厨做菜了。

    等孙旺走后,詹明才道∶"短短半日,我就见到纪老弟的厉害,以后还要多多合作。"不仅香料家詹明如此说,其他人跟着附和。

    只有梁老板有种宝藏被人看到的感觉,明明是他发现的聚宝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可太难了阿。

    不过现在的梁老板也看出来了。

    就算没有饭桌上这几位,还会有其他人抢着要合作,毕竟谁跟纪彬合作,谁就会发财啊。

    从食肆离开,纪彬还是让柴力去给了饭钱,毕竟五大三粗的柴力去给,谁也不敢拒绝吧?

    兰阿巷来的几个掌柜老板们又在邑伊县待了一天,怀里都带着订单走的

    不过还是梁老板的货最多,毕竟其他几个人只是第一次合作,纪彬并未要太多东西,具体的还看1他们的诚意。

    如果用不好的货物代替,那这就是第一次,也是唯——次合作了。

    几个人知道纪彬不是个能糊弄的,回去肯定小心。

    而陈家走的时候,还带了瓶纪彬送的黄米酒,让他回去尝尝味道。

    至于酒坊陈家送的好酒?大多数都送到柴尺跟几个捕快手里。

    显而易见,几个捕快再见到纪彬,明显更亲近了。

    剩下的则让同乡人带给引娘,让引娘给娘家送过去,宣老爹应该挺喜欢的。

    说到引娘,不得不提一下纪彬交给她的任务。

    就是让同村人过来领活计,只要能做得好,那就给工钱。

    刚开始做头巾的王大娘跟做腰带的李婶娘,还以为纪彬生意做大了,不收小件货物了。等引娘解释清楚,她们瞬间明白好处。

    平日里她们做头巾做腰带还要自己出料子,但做纪彬的活,那就没有成本啊。

    最重要的是,他们做的东西还要担心能不能卖出去,卖不出去就砸自己手里,可纪彬的却不同担心。

    而且纪彬给的价格很不错的,比他们自己做的东西价格还高!

    当然了,刺绣跟针线是难了点,不过大家都是为了补贴家用,能多赚钱谁不愿意啊。

    这个消息一出,全村的女子们几乎都带着绣活到引娘家中,让引娘看看她们的绣工,合格的可以做刺绣,不合格的就做普通针线。

    只是有一点,如果错得太多,废的料子针线太多,那下次就不允许做了。这条是引娘自己加上的,但对众人的约束力显然很强。

    不然以后人家都在做活赚钱,就她们平白没了资格,谁会高兴啊。大家只会更加细致地对待活计。

    她们陆陆续续去了引娘家中,只见院子里左边种了瓜果蔬菜已经发了芽苗,右侧则是圈起来的鸡舍,里面有着十几只小鸡仔。

    两只神气的小狗患趴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她们,还好引娘一喊,狗患儿就不理她们了。

    院子有这么多东西,看着还是干净整洁,再去屋子里看看,桌椅都是新的,厅堂上还放着花瓶桌上还有糕点。

    这也就算了,引娘一身衣服加上头簪子也是新的。这次的绢花簪子比上次带流苏的银簪还好看!真让人羡慕啊。

    要是纪彬知道了,肯定会说一句。

    他就是卖这些物件的,还能短了引娘吗?自然是有好玩好看的就托人送回来。

    引娘心里也有些忐忑,毕竟她是头一次做这种事,不过想了想纪大哥平时地模样,有样学样倒是有几分气势。

    旁边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清楚记下谁家领了几份绢布,几份丝线,并让领了的人在后面按个手印,以免私吞或者不认账。

    引娘做事不紧不慢,倒是让其他人高看几分。

    不过羡慕还是羡慕的,引娘虽说一个人在家中,但人家纪彬雇了同村的妇人,柴火用水,皆是雇人帮忙,说是这些劳力活他不在家,也不好让引娘一个人做。

    自家男人要是有纪彬半分本事,她们也不用来领活计了。

    送走一波波村里人,引娘再次核对领出去的绢布数目,还有剩下的绢布数目,确定没错之后,这才把账本收起来,继续写上次认的几个字。

    引娘聪明,纪彬教得都能很快认会,但她更想学着写字,好像字学得越多,心里就越开心。

    纪彬有时候就感慨,若引娘生在现代,肯定是985211的好苗子。知道绣活的事顺顺利利,纪彬也就放心了。

    他在奇怪另一件事,那就是东封村的刘铁匠,还有克曹乡的徐木作怎么还不来。

    按理说也应该过来了吧。

    就在纪彬奇怪的时候,刘铁匠就带着儿子登门了。

    刘铁匠这次看到纪彬,心里感慨万分。

    要知道刚认识纪彬的时候,他还挑这破破烂烂的货郎架,如今已经是邑伊县有名的杂货店老板。

    等见了刘铁匠,纪彬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晚才来。

    刘家人还有东封村的人害怕李老二出来报复,所以迟迟不敢出现。毕竟以前有这种事发生。

    等纪彬生意越做越好,刘铁匠才敢带着针线来找纪彬。

    纪彬知道这些也是笑不得,之前的李老二到底给他们多大的心理阴影。

    那个李老二现在还在床上躺着,虽说身体快恢复了,可他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听说正琢磨着去其他地方。

    反正以纪彬现在的名声跟人脉,还有柴力在身边,李老二等人根本不用害怕。

    等纪彬解释后,刘铁匠一直点头,把自己做的绣花针拿出来。

    这可是好东西啊,纪彬以后要做绣活生意,绣花针自然需要很多,还有绣线也是。

    听见纪彬要更多的绣花针跟丝线棉线,刘铁匠道∶"针倒是简单,不过是我家费些功夫,但丝线的产量却不是我们做主。咱们整个邑伊县只有荆高庄养蚕比较多,那里向阳,土层厚,适合桑树种植。"

    纪彬道∶"就是说东封村的丝线是从荆高庄买的,然后自己抽丝染色?"

    "没错。"刘铁匠答,"我们村长的亲戚是荆高庄的,这才求得点丝线,旁人要不来的。"

    纪彬明白了,这就是说,这丝线是定额的,是人家指头缝露出给他们村里的人好处。毕竟丝线这东西,不管什么年头,不管贵贱,都不会赔手里。纪彬想要多点,只能去找荆高庄去买。

    收下刘铁匠送来的针线,然后要定价了。

    之前刘老二那边给的价格,一个铜板三根针,残次品一个铜板八根。

    如今纪彬定价,改成好针一个铜板两根,残次品,一个铜板五根。这是让利,更是让刘铁匠有的赚。有的赚才会多做。

    不过大的物件是不能打了,毕竟做的是铁器,除非官府有文书,旁人是不能自己做的,若是发现,就算王知县都保不了。

    但只要维持绣花针,就是个长久的营生。

    纪彬送走刘铁匠,却在想他口中的荆高庄。

    这个庄子产丝绸他是知道的,更是邑伊县出名的富裕庄子,却跟邑伊县不亲近,就算是上集市,他们庄子上的人只会去春安城,根本不来邑伊县。

    毕竟荆高庄确实够富裕,听说庄子上就有自己的茶馆酒楼,自然看不上差不多的邑伊县。他要是想从荆高庄买布,估计要自己去一趟。

    接下来这几天,新棣庄做陶器的邓杉,克曹乡的徐木作陆陆续续过来,同样带着自己做的物件。陶匠带的就是瓦罐,碗碟以及各种小容器。徐木作则是矮凳,交椅,水壶,小木刀等等。

    这些东西物美价廉,都是杂货店长久需要的,也许现在规模还不大,跟春安城的作坊比不了。可纪彬觉得,这些家庭式小作坊潜力巨大。

    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赚钱,才能一起花钱,乡下的市场也是市场啊。

    做完这么多事,纪彬才算真正松口气。

    他的杂货店终于塞得满满当当,五个库房里,前四个装的是春安城运过来的货,最后一个是从邑伊县下面收上来的货。

    而他的门面的货架更是没闲着,小到针线大到桌椅,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这才有点杂货店的样子嘛。

    不仅如此,进货渠道也很健康,不会只进一家的货,更不会只进一个地方的。有人要是托大不卖给他东西,那就立刻换供应商!毕竟现在他才是甲方爸爸!

    像之前李老二那种,说涨价就涨价的时代已经过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